【Passed】Pod 提案:LXDAO 内容大扫除

Pod 提案:LXDAO内容大扫除 (手动清扫与SOP沉淀)

基于 2025-09-08T16:00:00Z 与 @Marcus 老师的讨论。

1. 基础信息

  • 项目名称: LXDAO内容大扫除 (手动清扫与SOP沉淀)
  • 负责人: TBD
  • 关联主线: 治理自动化与协作优化 (2.1)
  • 钱包地址: TBD
  • 预算限制: 500 USDT

2. 项目描述

What(是什么)

本Pod旨在通过系统化的人工维护和更新LXDAO的各项数字资产,逆转组织信息随时间推移而产生的"熵增"现象。通过人工盘点、清理和更新文档、工作面板和主页内容,并沉淀一套针对官方网站、Notion文档库和Discourse论坛的内容维护SOP。此阶段可视为LXDAO的"定期家政大扫除",需要长期、定期地进行。

核心交付物包括

  • 全面的内容维护SOP(涵盖官方网站、Notion、Discourse)
  • 一份关键信息资产的更新计划与执行报告
  • 显著优化后的信息展示与检索体验

Why(为什么)

  1. 解决信息过时痛点: LXDAO及其他DAO的许多资料、工作面板乃至首页都存在过期内容,导致信息检索困难,影响成员对组织现状的理解和决策效率。

  2. 沉淀维护经验与知识: 手动清扫过程将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内容维护的难点和痛点,从而提炼出实用的SOP,为未来的自动化方案提供坚实基础。

  3. 提升组织活力与珍视: 持续维护数字"家园"能够让组织成员感受到组织的活力,体现对"数字家园"的珍视,进而提升社区凝聚力与新成员的融入感。

  4. 促进信息有效检索: 通过更新和归档,优化信息结构,方便成员快速准确地获取所需信息。

  5. 提供新成员参与机会: 手动清扫识别出的问题都可以作为新成员的良好上手任务(good-first-work),帮助他们熟悉组织结构与运作。

  6. 体现组织进化历程: 对历史贡献(如LPXU)进行恰当的归档和说明,并同步最新的贡献认可体系,能动态展示组织的进化与发展。

  7. 优化协作模式展示: 通过归档旧的工作组和项目,突出Pod等最新的协作模式,从内到外体现LXDAO的最新组织形态。

How(怎么做)

手动清扫与SOP沉淀 (预估持续时间:1个月,后续需长期、定期进行)

  1. 内容资产盘点与分类: 识别和整理LXDAO中所有需要维护的数字资产清单,并按官方网站、Notion、Discourse进行分类。

  2. 过期内容评估标准制定: 定义何为"过时内容"以及归档或更新的标准。

  3. 手动清扫与更新执行

    • 官方首页: 识别过期信息,建议更新内容(如LPXU作为历史贡献存档,突出最新贡献体系和围绕Pod的协作体系,更新本Season在运营的Pod),并通过Issue或其他方式推动更新。
    • Notion文档库: 清理过期页面、整合重复信息、更新过时内容、梳理文档结构,并针对特定模板进行维护。
    • Discourse论坛: 识别过时讨论、整合常见问题,或在相关帖子下提供更新指引。
  4. 内容维护SOP沉淀: 产出一套针对官方网站、Notion和Discourse的详细内容维护SOP和模板,明确"官方放什么,Notion放什么,论坛放什么"的原则。

3. 资金申请

总申请资金: 500 USDT

资金分解

  • 前期调研与标准制定: 150 USDT (内容盘点、标准制定)
  • 手动清扫与更新执行: 250 USDT (实际内容编辑、归档操作、信息同步)
  • SOP文档撰写与发布: 100 USDT (SOP文档撰写、内部培训、成果展示)

4. Milestone 计划

阶段 时间 交付物 验证标准 奖励
M1.1 启动后 30 天内 《核心数字资产首次人工清扫报告》
• 已清理/归档内容列表
• 已更新内容列表
• 重点页面优化截图
报告通过论坛发布,完成新用户接触的核心页面更新:官网首页、Notion Handbook及其他关键入口页面 250 USDT
M1.2 启动后 45 天内 《LXDAO内容维护SOP V1.0》
• 涵盖官方网站、Notion、Discourse的详细SOP
• 内容资产盘点与清扫标准
• 维护内容清单
• 过时内容识别标准
• 各平台内容职责划分
SOP文档存入LXDAO共享知识库,并进行首次内部宣讲,维护清单获核心工作组认可 250 USDT

5. 项目需求

权限支持

需要给予Pod贡献者必要的编辑权限:

  1. 网站编辑并上线权限: 能够直接编辑官方网站内容并发布上线,确保能够及时更新官网首页等关键页面
  2. Notion编辑权限: 能够编辑LXDAO的Notion文档库,包括清理过期页面、整合重复信息、更新过时内容
  3. Forum标记权限: 能够在Discourse论坛中对过时讨论进行标记、整合常见问题,或在相关帖子下提供更新指引

数据支持

需要各工作组和Pod提供其负责内容的最新状态、更新需求以及历史数据的归档建议。

核心成员参与

需要对LXDAO信息架构和内容有深入了解的成员(如核心贡献者、运营组成员)在需求分析和测试阶段提供指导和支持。

社区宣发

需要运营组支持新维护机制的推广,并协助宣传"打扫更新"的成果,提升社区对内容质量的关注。

6. 长期价值

虽然本提案仅包含手动清扫阶段,但通过此阶段的工作:

  1. 建立可持续的维护机制: 通过SOP和协作机制,确保内容维护的长期可持续性。

  2. 为未来自动化奠定基础: 积累的经验和SOP将为未来可能的自动化清扫机器人开发提供坚实基础。

  3. 提升社区参与度: 通过内容维护工作,增强社区凝聚力,为新成员提供良好的参与机会。

  4. 优化信息架构: 通过系统化的清理和更新,显著提升LXDAO的信息检索效率和用户体验。


本提案专注于通过人工方式系统化地维护LXDAO的数字资产,在有限预算下实现最大化的内容质量提升效果。

4 Likes

I’m a build card holder, I second this Pod.

1 Like

我是 Buidler Card 的持有者,我目前对提案保持乐观状态,支持通过
https://lxdao.io/buidlers/0xC841D6DdF66467Af551b35218c0c2e22f9C14b48

1 Like

我是 LXDAO Buidler Card 持有者,支持通过此 Pod
https://lxdao.io/buidlers/0x86DBe1f56dC3053b26522de1B38289E39AFCF884

1 Like

我是 LXDAO Buidler Card 持有者,支持通过此 Pod
https://lxdao.io/buidlers/0x2627b9F8f75dBc2870232715520FFAa24248BC76

1 Like

我是 LXDAO Buidler Card 持有者,支持通过此 Pod
https://lxdao.io/buidlers/0xC680721Fb17401e2f8F71fea17cCb9b840572A9a

1 Like

感谢Builders友友们!

流程阶段

请问接下来流程是什么? @Marcus

准备阶段

我理解是:

  1. 确定团队:2-3人,方便协作;需要至少一名 builder card 持有者指导。
  2. 在HP上创建POD,从LXDAO GP申请(在测试期我先创建一个 HappyPods
  3. 确定贡献确认方式(是否需要使用FS?

实施阶段

之后会先搞官网(GitHub - lxdao-official/gclx-official: 国产良心官方网站代码 ),然后是Notion。

官网具体推进流程是:

  1. 识别过期内容,并准备好改动版本。
  2. 在 github 发 PR
  3. 确认:由持 builder card 成员 approve
  4. 合并进主库。

以上流程会少量多次,在 Milestone 1 规定时间内持续更新。

我们会创建工作台以及 FS,同时进行宣发

1 Like

工作组区已创建完成

1 Like

资料整合

在研究的时候,发现去年到今年,已经有若干帖子提到本 Pod 关心的问题了。本 Pod 目标就是解决这些遗留的问题。

官网部分,VI 方面尽可能不动,主要调整链接、内容、修修BUG。

之前 @charlotte 老师有很多思考,我不确定当前版本是否已经落地。若下周S14设计岗位能确定下来,建议跟进,随同本次小手术一起实施。

Count me in! I’m also doing this for ETHPanda.

Sure, it will be a perfect added-up to the team with your long-lasting insight and love to the community.

后继有人了 :smiling_face_with_tear:

任重道远哈哈,争取这个 POD Milestone 1 先把东西修了,然后得考虑长期自动更新的机制~

2 Likes

很赞,类似的工作之前提了些都不了了之了哈哈哈,希望可以做好 :heart_eyes:

1 Like

更新笔记:

这两天主要处理了三个部分:

  1. 导航:简化。思路是

    • 什么是LXDAO(About)
    • 哪些人(Members)
    • 做了什么(Buidl)
    • 最新动态(Forum)
  2. Members:隐藏了技能Tag,替换为自我介绍,并在列表内增加了Twitter链接。核心都是为了告诉大家哪些人是 LXDAO 成员。

  3. Buidl 导航不再链接到站内的projects页面(有点过期,而且不好维护),而是导到一个稍微排版过的Notion页面。感兴趣同学可以测试一下。

当前实验版本:https://lxdao-website.vercel.app/
对比线上:https://lxdao.io


在查阅资料及思考的过程中,我感觉到:与其说我们要做的是内容的大扫除,不如说是要做信息的大扫除。
信息更强调

  • 分层:对正确的人传达正确的消息,提高信噪比
  • 准确性:不能有错或者过期的东西
  • 及时性:新的东西尽可能有
  • 完整性:过去做出来的成果尽可能整理出来,能查得到

要想把这个项目做好,需要把上边的问题,结合社区实际情况,想清楚,想透彻(所以代码没动很多,看历史帖子和思考了蛮多🤣

@brucexu.eth

2 Likes

与其说我们要做的事信息的大扫除,不如说如何确定好我们的定位和理念,并且清晰的传达。

我最近溯源了一下我为什么会发起 LXDAO 这个事情,我认为我们这一代互联网技术人是有使命的,我们伴随着互联网的诞生,感受到了很多美好,但是也看到了开源项目、标准被大集团控制,持续性存在问题。互联网没有实现原本设计的自由,充满了各种审查制度和流量控制,技术的发展没有让人类先进太多,变成了技术封建社会。

考虑到人类还有至少数千年的未来,我们在互联网兴起、AI 兴起的这个黄金时代,我们有使命要在早期将其纠正,设计出正确的协议、构建好开源设施基础等等,使其公开、透明、可持续。我们现在做出的任何一点的改变,都有可能像一只蝴蝶的一次翅膀煽动,影响几千年后的未来。

我认为密码朋克宣言指明了这个方向,Vitalik d/acc 等理念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指导,而 BTC、ETH 等进一步提供了落地的可能性。所以我做的大部分事情、决策,全都围绕这个主线进行。

回到 LXDAO 上面,我觉得要实现这个我们需要:

  1. 提出开创性的协议或者针对开源项目提供全方位可持续解决方案。我原本期待 GCC 能够推进一部分,并为此重度投入一段时间,后来发现不行 https://x.com/brucexu_eth/status/1799961831865528601 。目前是 LX BuildPath 系列的各个产品
  2. 如果第一点很难,我们就紧跟国际生态的脚步,帮助实验、落地、开发、反馈。目前是 OP 中文力量、DeepFunding 中文力量、积极参与公共物品生态的讨论和落地
  3. 如果第二点很难,我们就做好宣传教育,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加入社区。目前是各种线上线下活动,不断的 onboarding 新人加入
  4. 低成本的鼓励大量成员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逐步完善和推进这个方向的进展

回到 LXDAO 官网和信息结构上面,我认为:

  1. 简化导航是有必要的,让大家清晰的了解到我们在干什么,如何加入我们,找到下一步 actions 和能参与的工作。
  2. Members 隐藏技能 Tag 可能不太好,因为我们可能需要主动找到能参与或者帮助上的 member,我们可能还要扩展更多字段,比如地理位置等,扩展更多功能,比如一键通知等
  3. Buidl 导航到 notion,没问题,不过没有减少维护成本只不过转移到了 notion 上面。此外,发现 member detail 的页面,project 和 working group 的链接失效了。所以我们可能要思考做一个决策:1. 倾向于官网实现自动化 2. 倾向于 notion 方便更新。考虑到作为一个 DAO 而且可能会有非常多项目,同时我们要追溯贡献,我倾向于完善官网和自动化。比如在官网的项目信息是可以在 GitHub 上面通过 pr 维护,或者直接配置 GitHub 的地址,自动扫描 README 识别。之后可以关联 donate3 接收捐赠、关联 FS 展示大家贡献、关联 HappyPods 方便新人看到能做什么、关联项目成员可以看到历史变更,以及通过 member profile 联系上,避免信息断档。这些使用官网可以实现自动化,但是 notion 则依赖工作组的交接。

不过涉及到很多新功能的开发,不在本 Pod 的讨论范围内了,对于本 Pod,我建议主要关注链接的可用性和有消息、重要链接的信息实时性、合作方 logo 和合作状态、活动照片、首页的可以参与的论坛研究课题链接等等更新。不然会越挖越大。

关于这个 Pod 提案,我的想法是我们如果把过去的资产都整理一遍的情况下,我们是否只把最重要的内容展示出来即可,这样或许更好,比如每季度的总结,输出的重要内容,季度提案等等,关于我们过去的一些小动态的变更,比如突然取消了某个工作组,这重要吗,或许重要,也或许没那么重要

我在想到是我们对比我们做过去的历史整理,我们可能需要回顾一下我们过去为推动路线图或者使命做了哪些事情,是否可以归纳成某个板块,并进行可视化整理

比如
教育推进方面
我们做了以太坊之夏活动,公共物品之夏活动等

产品推进方面
我们做了 Fairsharing,残酷共学,HappyPods 等 LXBuidlPath 下的产品

治理方面
我们进行过一些投票算法的迭代,但对于新人来说,只要介绍清楚目前的投票机制以及治理机制即可,似乎过去的治理变动对于新人了解来说也不是那么重要,而且有一些理解成本

开源可持续推进方面
我们的产品都是开源的,但是我们对于可持续性的推进程度如何?我们过去做了一些投票算法研究,包括 Retro PGF,以及二次方算法等,但这些似乎放到现在也过时了,展示一些过时的信息给新人我认为反而增加理解成本

我在想的

我们不如提炼一些重要的信息,看和路线图或者使命相关,有用的,我们就整合并展示出来,过时的信息,不重要的信息,我们都可以放弃

以前出现过一种情况,大家一直在整理过去的信息,反而忽略了我们应该放眼研究国际生态以及新鲜玩意

我觉得过去信息的展示还有一个目的是应该帮助我们回顾,并更好的推进使命

我觉得我们应该做的

  1. 整理过去的重要信息,结合路线图或者使命做好板块归纳,做好基础的,便于新人理解即可
  2. 根据过去的内容查漏补缺,看看路线图的内容还有哪些可以推进的更好
  3. 放眼国际生态,看他们最前沿的东西并进行研究,然后反向输出

当前思路和优先级是:

  1. 准确性 - 不能有错的和过期的
  2. 及时性 - 最近做的及时放上来
  3. 完整性 - 溯源过去的成就和历史变迁

要想保证内容以上几点,最重要的是有一个非技术人员也能低门槛使用的 CMS:所见即所得,在熟悉的内容平台上更新即可。也就是把原来需要介入开发人员改代码才能更新,变成非开发人员,改改 Notion 就能更新。(历史版本、修改的权限控制等,用 Notion 也很方便弄)

@brucexu.eth 布老师提到的自动更新可以用以下方式来做;在实现 worker 之前,也能手动更新确保信息准确和实效性。

@Marcus 马老师提到的:

  1. 关于完整性该如何去粗取精,之后编辑右边部分就行:治理模式 Page
  2. 关于近期活动的及时性,可以参考对于 Buidl 页面的组织:四个板块
    1. 路线图
    2. 过往推动的活动
    3. 项目
    4. 研究
      Buidl Page

大扫除本周更新:

  1. 用 Notion 作为主要的 CMS,部分是普通 CMS,部分是 Headless CMS(尽可能普通CMS

  2. 部分普通 CMS 展示:

    1. 治理模式 Page
    2. 所有项目(含Hackathon)
      20251004034215_rec_
  3. Headless CMS 展示:
    看上去和之前是一样的,


    但其实它是由Notion
    这个页面管理的。

    4 .文档迁移到 Notion:
    Notion

下周更新:

  1. 处理反馈
  2. 上线
1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