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troduction of Casual Hackathon

Casual Hackathon 的前世今生

在 2023 和 2024 年,LXDAO 社区参与并发起了多场黑客松。到了 2024 年 6 月,社区开始认真讨论是否能打造一个更轻量、更可持续的黑客松品牌。大家的共识是:轻组织、低成本、形式简单、聚焦创造。于是我们集思广益,提出了如 Virtual Hackathon、灰客松、彩客松、Mini Hack Day、Tech Speed Dating 等名字,最终敲定为 Casual Hackathon —— 休闲黑客松。但由于运营组换届等原因,项目一度搁置。

后来,我前往泰国参加了 Invisible Garden(Hacker House、PopUp City)和 ETHGlobal Bangkok(最大的以太坊线下黑客松),并和许多开发者交流——其中不少曾参与过国内黑客松。这次经历让我对当前 Web3 黑客松的一些问题有了更深的体会:

  • 不酷了:很多作品雷同,重复造轮子,缺乏新意。
  • 逐利化严重:大量参赛者以 “项目方 + Bounty” 为导向,出现 “内定赛道 + 伪装现场完成 + 精美包装资料” 等套路。
  • 成本高企:场地、宣发、差旅开销巨大,项目方不得不投入大量预算。
  • 开发体验差:氛围紧张、强制通宵,我自己在 ETHGlobal Bangkok 甚至因食物中毒痛苦难耐。

Web3 黑客松,逐渐变成了一个商业化流程游戏:

项目方出资获取曝光 → 组织者负责拉人、造势,完成 KPI → 老练选手快速套模板拿奖。
而那些真心想创造、认真参赛的人,反倒成了失落者,真正的创新空间被压缩

这未必是错,存在即合理,但我相信,Web3 也需要纯粹的黑客松。

这让我想起了 7 年前在阿里参加的一场内部黑客松。当时我在玩硬件,就用树莓派做了一个「PR Merge 提醒器」,当仓库有新 PR,会在屏幕上显示并发出声音,如果没问题就锤下“重大决策按钮”直接 Merge。我向一群阿里技术大佬介绍它如何提升协作效率、降低同事互相吵架的概率,评委们都笑了,最终我也凭它赢得了一只微软折叠鼠标。

那次黑客松,我没有赢得几万奖金,也没有讨好项目方,但我收获了创造的快乐与真诚的认可。这,才是我印象中黑客松真正该有的样子!

回来后,我沉迷于各种 AI 和 Cursor 工具的尝试,意识到:现在正是搞一次 AI 工具主题“休闲黑客松”的好时机!恰好运营组的 @onthebigtree1 也在 AI 行业,于是我们很快在社区提出,并让运营组协助推动落地了第一期 Casual Hackathon。

基于经验,我提出了几条基本原则:

  1. 轻量组织:周一开始宣传报名,周末直接线上比赛 + Demo Show。
  2. 线上为主:避免线下成本,任何人都能参与。
  3. 保持 “休闲”:不鼓励通宵赶工,不强制固定开发地点。
  4. 不设奖金池:拒绝 bounty hunter,去商业化,不强制拉赞助,无 KPI。
  5. 作品皆有奖:评委需从不同角度给每个项目一个奖项——每个创意都值得被肯定。

我也亲自全程参与了本次活动,从组织到参赛。结果远超我的预期:原本担心没人参加,最后竟有 10 个高质量作品,参赛者都认真介绍了自己完成的项目,很多人都说终于完成了想做却一直没机会做的作品,收获颇多,很有成就感!

点击这里查看活动回顾文章

不少参赛选手还额外编写了自己的收获:

4 月份,社区成员四金主导运营组协助,举办了第二期 AI 主题的休闲黑客松,再次大获好评,让很多新人小白感觉到了黑客松的魅力和快乐,更是有多达 19 支队伍参赛!更多的 Casual Hackathon 例如 EIP-7702 休闲黑客松也在策划中了,所以我们有必要将这个品牌和理念阐述清楚,方便对外介绍和未来立项!

Casual Hackathon

What?

Casual Hackathon(休闲黑客松)是由 LXDAO 社区发起的一种全新形式的黑客松活动,它强调 轻组织、低成本、去商业化、重创意、重体验。它的灵感来自于整个社区和各种黑客松活动,因此它将是开源的公共物品,LXDAO 将不会为此申请专利施加限制,欢迎任何人、社区和组织来发起和参与 Casual Hackathon。

区别于传统高强度、高压力、奖金驱动的黑客松,Casual Hackathon 鼓励开发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自己真正想做的作品,找回纯粹创造的乐趣

Casual Hackathon 不强制设立奖金池、不要求拉赞助、不追求 KPI,而是让每一个参与者都能收获属于自己的认可和成长。

Casual Hackathon 同时也是一个活动品牌和项目(以示跟其他黑客松的区别),它归属于 LXDAO 社区,并主要由 LXDAO 运营和维护这个平台。

Why?

传统 Web3 黑客松正在变得“套路化”:

  • 形式僵化、创意雷同,不再酷;
  • 奖金驱动导致逐利与内卷;
  • 高昂成本让组织方和参赛者都不堪重负;
  • 真实热爱创造的开发者反而被边缘化。

我们希望打破这一趋势,让真正热爱技术、热爱创造的人有一个 轻松、有趣、诚实、包容 的舞台,让 Web3 回归社区、回归创造力。

Casual Hackathon 的初衷不是批判现实和同行,而是补全生态中缺失的那一块“纯粹”,我们相信这是激发下一波创新的重要土壤,也是 LXDAO 使命的一个体现。

How?

Casual Hackathon 的运行和设计主要以下面原则为主:

  • 轻量运营:提前一周宣传,一周时间学习和 Workshop,周末集中开发 + 线上 Demo Show,极低的组织负担;
  • 线上为主:开放参与门槛,任何人都可以参加,远程参与为主;
  • 休闲参与:不鼓励通宵、不强制到线下场地,没有压力;
  • 去商业化:不强制设立奖金池、不欢迎 Bounty Hunter,不为赞助 KPI 服务;
  • 人人获奖:评委为每个项目从不同角度颁发奖项,给予真实而多元的肯定;
  • 优质主题:精心准备优质的主题和内容吸引大家参与,不做泛主题黑客松,面向酷炫。

作为一个重运营的项目,未来可能会考虑类似残酷共学一样,开发一个简单的休闲黑客松官网,以提供更好的选手体验和展示。

建议设计基于 GitHub 的休闲黑客松比赛(类似残酷共学):

  1. 将黑客松主题的内容、学习资料、Examples 放在 GitHub Repo;
  2. 通过创建 Issues 等报名,通过 Discussion 进行问题讨论和交流;
  3. 将参赛作品放入 GitHub 对应的目录,并在 Demo day 展示;
  4. 将 Recap 等信息也放入 GitHub Repo。

之后,该 Repo 将成为这个主题的重要学习资料被沉淀下来持续使用,甚至可以自动生成网站独立被使用。

QA

Casual Hackathon 如何实现商业可持续性?

Casual Hackathon 的运营成本做到很低,通常在 200U 不到 500U 一期,这样即便很少的 Grants 或者捐赠也可以长期维持。

Casual Hackathon 并不抵触和拒绝获得项目方或者基金会的赞助,但是 Casual Hackathon 活动将仅作品牌透出、专家交流等,并不会引导参赛者、评定奖项、完成 PR 作业等。如果赞助方无法接受这些原则,可以不赞助。


TODO 评论区留下你的问题,可以持续补充上来。

已经被保护性注册,用于该项目。

目前四金在推进休闲黑客松的品牌运营以及计划,正在申请 P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