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P70: LXDAO Pod Group Build Lifecycle

可以看下这个过去没有正式立项的项目

另一个是 dorahacks 办的 ideathon,他们甚至在平台上加了这个功能,但看样子已经放弃了
https://dorahacks.io/hackathon/ideahackers-guide-to-ibc/buidl

我认为这种项目可以做,太不要做的太重,大家其实没有动力把自己的idea写上去

这个项目似乎只是给到提出idea的人一个nft的永久冠名权,对nft购买方也没有实质性收益预期的情况下,很难运转起来。

感谢 Keylen 的问题。不过可能你对于 Email Marketing 的理解稍微有些偏差

  1. LXDAO 发起 Email 可以类比于 eth、op、arb ,曾经的 eth weekly 是很多开发者、研究员、vc 了解 eth 在做什么的地方,相信大家会发现 web3 里有特别多的信息流,我们没有精力可以做到面面俱到,所以如果有 一封 Email 告诉你最近的论坛在讨论什么? 有什么样的事情即将发生,会是社区成员可以关注到的一个地方。至于你说的用户效率和体量,这是用户增长的方向,需要配合活动以及内容来做,非 Email Marketing 单独可以做的事情。
  2. email 的及时性一定是不如 微信这些及时通信软件的,所以 email 的定位是长期维护 + 精准沟通,和微信的及时沟通是差异化的
  3. 后续的分层?你这里应该说的是 newsletter 吧, 这部分的信息整合需要的是时间以及寻找深度内容的能力
  4. 不建议合并,合并的话时间上是来不及做这么多事情多。如果强行合并,效果可能不佳,或者完成不了。

cool,来太晚了竟然还有这种好东西hhh

这个我也赞同,前几天把 repo 搭建好了之后就一直在想后续的计划,感觉短期来看更像是一个重运营的项目,并没有必要非做一个项目去追溯 idea,或者用 nft 来追溯等等。

我希望可以和现有的 ideathon 做出差异化,现在来看首先是 idea 内容层面的:

一方面可以更加贴近实际,当然不是说更容易实现,而是更能改变生活。

这个 ideathon 我之前看到过,觉得整体过于 crypto 了,更希望可以看到异想天开一点的想法,从各个领域各个角度分享自己的奇思妙想,比如 bruce 最近写的 MCP + ETH,比如用 nft 解决流浪猫问题?之前闪现过一个噶蛋 dao 的想法。

另一方面是可以和具体的生态结合,不同的生态有啥具体的要求,他们希望看到哪个领域的 idea。

不过这只是 WhatToBuild 运营层面的一些想法,我也不知道有没有做大做强的可能,这也是这个 pod 主要的目的,就是探索下嘛,实在不行最后留下一个 repo,欢迎大家把自己在论坛的想法同步过去,也算是为 lxdao 开源进程添砖加瓦了哈哈哈哈

感谢更新,还有一些细节可以调整,但感觉可以提前做一些布局,如果申请人最近繁忙的话,我可以帮忙发帖开始招募。

https://newforum.lxdao.io/t/lxdao-stickers-lxdao/2640?u=biscuitcoder

2 Likes
  1. 项目名称:
    Geth 源码研究
  2. 项目描述:
    Geth 是以太坊基金会维护的客户端,也是目前最活跃的客户端,也有很多活跃的开发者,是深入学习和了解以太坊协议的好选择,最近在以太坊协议的残酷共学中,刚好在系统的梳理 Geth 源码:Ethereum-Protocol-Fellowship-3/rayjun.md at main · IntensiveCoLearning/Ethereum-Protocol-Fellowship-3 · GitHub
    所以想在 PGNode 中发起一个 Geth 源码研究,系统的整理 Geth 的原理及实现,帮助开发者更系统的学习 Geth。目前大致规划的大纲如下:
  • Geth 源码结构和节点启动流程
  • 交易处理流程
  • 网络协议设计及实现
  • 存储设计及实现
  • EVM 设计及实现
  • 区块链结构设计及实现

按照目前梳理的情况,平均每篇文章的字数不会少于 1 万,预计总计将超过 6 万字。

  1. 联系方式:
    TG:@rayoo_eth
  2. 钱包地址:
    0xC30559a69C2654cdB7F1e04200037F026D941313
  3. 资金申请:
  • 整个过程预计消耗 60 小时左右,申请 500U,用于激励在这个过程中有贡献的 builder
  • 如果 pod 完成之后如果效果好,将再申请回溯性激励
  • 文章发布之后将和 EthPanda 一起宣发,也会从 EthPanda 申请一些 grants
  1. Milestone 计划:
    Milestone 1 (4.25): 完成第一篇文章
    Milestone 2 (5.15): 完成 3 篇文章,解锁一半资金(250U)
    Milestone 3 (6.15): 完成 6 篇文章,解锁全部资金

  2. 项目需求(可选):

  • 文章完成之后需要在社区宣发
  • 感兴趣的 Builder 可以一起来参与
2 Likes

项目名称:

Women Web3 Wave

项目描述:

What
通过6天的封闭式线下共居共学共创,onboard更多女性加入建设以太坊社区。

Why
根据BCG调查,Web3领域里,只有13%的创始团队中有女性,而女性创始人只占7%,这离传统互联网领域女性创业者的 55%占比还有巨大的提升空间,而目前全球范围内,专注女性Web3教育和项目孵化的项目屈指可数。

这一现象的根源既复杂又简单。自以太坊和比特币发展以来,行业形成了一种"兄弟会"文化,特别在亚洲,还存在着"女性不擅长技术"的刻板印象。女性从业者稀少导致榜样力量不足,进而阻碍了更多女性的参与,形成恶性循环。一位COO曾透露,他们收到的岗位申请中,女性申请者仅占3%。

我们旨在打破信息壁垒,卸下偏见,营造一个安全和舒适的环境,一个随时可以ask dumb question 的社区,将更多女性onboard到Web3生态中,发挥她们的创造力。

How
5天的学习时间,每天一个话题,逐一拆解从加密思潮到AI,从椭圆曲线到DAPP的简易开发。
2天的mini黑客松,将所学和自己需求结合,组队一起做项目,最后一天Demo

联系方式:
Telegram: @AgMoonBala
Wechat: Balalala0x

钱包地址:
0x03310918833ce50B5AEcF3246260cB29f7137d33

资金申请:
启动资金:500U
追溯资金:4500U

Milestone 计划:
2025年6月1日:女性Web3共学营(entry level) #1

  • 4月完成宣传物料,文案,活动安排和场地设置等。
  • 5月完成共学营,并产出起码5个项目并更新到GitHub
  • 6月完成活动总结和回顾,与其他女性社区联动,继续进行线上研讨活动

2025年10月1日:女性Web3共学营(entry level) #2
2026年1月1日:女性Web3共学营(medium level)#3

项目需求(可选):

  • 导师支持
  • 社媒支持
  • 过往培训资源包分享

项目名称:

LXDAO 影响力小组(LXDAO Influence Squad)

项目描述:

What 是什么?

LXDAO 影响力小组是一个面向 Web3 新手、爱好者和正在寻找实习机会的朋友们,提供“边做边学、边学边输出”的成长型小组。这里是你在 Web3 建立个人影响力的起点,是你参与 DAO 的第一站,是你写入履历的高光一笔。

我们将围绕 LXDAO 的文化、价值观和使命,用内容创作、社群活动、资源链接、投研报告、线下活动策划等多种方式,打造一个人人能参与、人人可出圈的影响力训练营。

Why 为什么做?

Web3 不是一场独行侠的冒险,而是一次“高信任协作”的社群革命。
但新手往往会有这些问题:
• 我没有技术背景,能进 DAO 吗?
• 我想做 Web3 内容,但没人看到我。
• 我想链接资源,但不知从哪里开始?
• 我做了贡献,但没人记得我是谁。

LXDAO 影响力小组的使命,就是帮助更多人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与舞台,通过实战积累个人品牌力,同时也将 LXDAO 的文化与项目影响力带向更广阔的 Web3 世界。

How 怎么做?

我们鼓励多元路径参与,匹配每个人的特长:
• 内容创作者:撰写投研分析、LXDAO 项目解读、人物访谈、社群运营日记等
• 社群活动策划者:组织线上共读会、线下沙龙、Twitter Space、AMA 等活动
• BD/连接者:拓展外部合作、对接媒体资源、链接潜在项目方和合作伙伴
• 设计/视频:制作传播素材,打造视觉语言,增强传播效率

一人一项目,一事一履历,真正做到“贡献即证明”。

联系方式:

Telegram: @abelking(请填写你的TG)
WeChat: @abelmanmanbianfu(请填写你的微信)

钱包地址:
0x7d11eb8df7395a7a3a778a582a4932d7aadedb4d

资金申请:

首期申请:500 USDT

用于支持小组初期的内容激励、活动物料、设计协作费用,以及项目管理支持。

Milestone 计划:

阶段 时间 目标
阶段一 2025年5月1日前 完成首批小组成员招募(4-8人),进行1次组会和角色匹配
阶段二 2025年5月15日前 产出前5篇内容(文章、视频、社群活动复盘等)并发布于 Mirror/Farcaster/Twitter
阶段三 2025年6月1日前 策划并完成一次公开 AMA 或线下社群活动,扩大 LXDAO 影响力
阶段四 2025年6月15日前 完成第一期“影响力实习记录本”(Notion 汇总),并评选出2名优秀贡献者推荐进工作组候选池

项目需求(可选):
• 运营支持:协助活动推广和内容传播协调
• 设计支持:协助制作内容物料(海报、社群视觉等)
• 资源对接:邀请导师、项目方参与 AMA、访谈等
• 激励支持:后续建议设立“月度影响力贡献榜”机制用于持续激励

LXDAO 可提供资源支持:
• 每周社群动态更新窗口
• Notion 管理模板,支持内容进度与人才记录
• 每周周会分享阶段性进展,开放寻找合作伙伴窗口
• 持续对接更多Pod协作资源与内容分发渠道

结尾 Call-to-Action:

加入 LXDAO 影响力小组,就是你进入 Web3 最正确、最高效的姿势!
我们在这里写下第一笔履历,同时在大航海时代,乘风破浪

项目名称: LXDAO高校行

项目描述

What: 以LXDAO名义联络国内外高校区块链协会/学生组织,开展线下交流活动,包括技术分享、开源协作实践、Web3价值观讨论等,推动区块链技术普及与开源文化建设。

Why

  1. 扩大LXDAO影响力:高校是未来开发者与优秀从业者的摇篮,早期接触有助于建立品牌认知。

  2. 教育赋能:许多学生对web3根本就没有认知,或对Web3的理解简单地仍停留在交易层面,需引导其关注技术、开源与协作精神。

  3. 生态共建:发掘潜在贡献者,吸引学生参与LXDAO项目或发起校园子社区。

How

  1. 精准对接:通过社群网络联系高校区块链协会(如清华、复旦、新加坡国立等),制定联合活动计划。

  2. 内容设计

(1)技术交流:智能合约开发、AI开发工具实操,校园黑客松等。

(2) 案例分享:LXDAO项目成果与协作模式解析。

(3) 圆桌讨论:Web3开源精神 vs. 传统互联网思维。
(4)持续运营:活动后建立高校社群,提供长期学习资源(如LXDAO新手任务库),持续扩大LXDAO影响力。

联系方式

  • Telegram: @HYbaidiing

  • Wechat:Haoyubaiding

钱包地址: 0x23b01e9f7b35159feb53bd9563d6d2d076ad2871

资金申请1000 USDT(首期资金,预计以月为时间单位,首月先与两所高校达成合作,该资金覆盖2所高校活动的差旅、物料制作等)

Milestone 计划

  1. 2024年4月30日前:完成至少5所高校协会初步对接,确定2所合作院校。

  2. 2024年5月31日:首站活动落地(如上海/北京/深圳/香港高校),产出活动总结与改进方案。

  3. 2024年6月30日:扩展至3-5所高校,形成标准化活动流程文档。

项目需求

  1. 本地化支持:各城市LXDAO成员协助联络高校或提供场地资源。

  2. 内容协作:技术导师1-2名参与技术工作设计(如Solidity入门课程、残酷共学等)。

  3. 宣传资源:联合制作活动海报、推文模板。同时,可发行纪念NFT,吸引学生体验参与链上活动。


备注:活动将遵循LXDAO价值观,注重实质内容而非形式宣传,每场活动后通过问卷收集反馈,优化迭代流程。长期目标为形成高校- LXDAO贡献者输送通道。

这个小组具体要做的事情是什么,如果是打造影响力,通过什么方式来打造,做什么具体类型的事情,打造影响力,看起来具有很多事情可以做

第二个是这个 Pod 产生的文章开源吗

第三个是这个 Pod 是单次申请吗,如何实现一些可持续性

项目名称:

MindCheck - 开源心理健康评估平台

项目描述:

What:项目定义

MindCheck是一个完全免费的心理健康评估平台,致力于提供专业、可靠的心理健康筛查工具。目前已实现SCL-90问卷演示版,计划整合更多开源心理评估工具,并提供AI驱动的分析结果与专业建议。

项目演示: https://scl-90.vercel.app/

核心功能:

  • 零门槛评估: 完全免费的问卷填写体验

  • AI分析: 智能解读评估结果并提供个性化建议

  • 数据隐私: 结果本地保存与安全分享机制

Why:项目初衷

当前市场存在大量付费心理评估服务,这些服务通过SEO技术占据搜索结果前列,但实际上许多评估问卷本身是开源且免费的。这种商业模式对正在寻求心理健康支持的人群造成了不必要的经济负担(特别是填完了才发现要付费获取结果真的会把人气晕掉)。MindCheck旨在打破这一壁垒,提供真正免费、无隐藏收费的心理评估服务,让每个人都能获得基本的心理健康评估资源。

本项目完全符合 LX 精神,通过技术赋能心理健康领域,虽然和目前看来区块链没什么关系,但还是有很大想象空间的,也十分吸引开发者。

How:解决方案

  1. 整合优质资源: 系统性收集并整合开源心理评估问卷(如SCL-90等)

  2. 无障碍体验: 提供直观、友好的在线评估界面

  3. AI赋能: 运用先进AI技术提供专业的结果分析和初步建议

  4. SEO优化: 提升平台可见度,与付费服务形成良性竞争

  5. 持续迭代: 逐步扩展评估工具库和功能模块

  6. 成本控制: 采用高效技术架构降低开发和运营成本

  • 前端驱动,无状态设计

  • 基于成熟组件库,专注功能而非UI重构

  • 灵活的API调用机制(支持用户自行配置或社区赞助)

联系方式:

hardman_eth

注:由于个人精力有限,欢迎对项目感兴趣的朋友联系参与共建

钱包地址:

0xb15115A15d5992A756D003AE74C0b832918fAb75

资金申请:

500 USDT

Milestone 计划:

  1. 初始激励: 50U - 发起人基础奖励

  2. 开发里程碑:

  • 100U - 多问卷架构实现,整合10+专业评估问卷

  • 20U - 问卷数据本地浏览器存储功能

  • 50U - SEO优化,实现谷歌搜索相关关键词排名前10

  • 50U - AI分析能力升级,实现用户-AI交互式对话

  1. 社区目标:
  • 220U - GitHub Star数达到100

  • 项目长期规划 - GitHub Star数达到1000后,成立专项项目组

项目需求:

  1. 运营推广支持

  2. 技术开发协作

1 Like

非常有意义且符合季度目标的Pod。

平均薪资6U/h略少,建议补充根据影响力评估的回溯性奖励。

期望能进一步细化,说明每个Milestone能解锁多少激励

LXDAO可以利用宣发资源协助招募

本人为前任北邮区块链协会会长,也作为本届Dev发表一些建议。
整体来看本 Pod 确实有意义,可以为LXDAO输送一些新鲜血液,但略为曲折,且成本略高。线下确实对比线上可以影响到更多非从业者,但不必让 LXDAO 支出差旅线下出席,建议有限深度挖掘 LXDAO 社区活跃的高校人才如( @Coooder(北邮) , @吃汤圆(华南理工),@ye (清华) )以此为基点开展示范活动。同时Pod想做的事情还是很多的,建议进行一些聚焦,优先考虑怎么能吸引小白关注 LXDAO 关注 web3。据我经验,技术分享只会吸引极少量的技术从业者,本人更建议话题切入可以考虑远程工作,数字游民,反卷…作为引流,进而介绍 LXDAO,web3等概念。市面上的Solidity课程已经非常全面,高校内部也会展开培训,LXDAO费劲去做这件事情意义不大。AI开发工具,校园黑客松时间周期较长在此经费基础下可能难以完成,建议不要当作校园行的重点,目前LXDAO已经与多所高校建立紧密联系,这两个内其实可以和最近的casual黑客松联动。

按一张几乎就要100U,项目经费中包含差旅有些难以负担,强烈建议考虑线上合作的形式。

建议考虑一些关于 onboarding 人数,参与 LXDAO 开源项目工作的指标。

1 Like

追溯奖励不是申请,一般是根据项目完成 Milestone 后后续的影响力和持续度来进行分配

看起来更像是共学营,我想可以考虑一下残酷共学计划支持或者梳理出一些学习的路径,会更好的帮助成员进行学习

在里程碑里面没有看到 Mini 黑客松计划的安排,但是在 how 里面写了,关于 Mini 黑客松的筹划是如何的呢,在 Milestone 里可以考虑加入这个

看到已经在发起清迈的学习,并且也有一定费用收取,这个 Pod 申请和这个有关系吗
https://mp.weixin.qq.com/s/P0jWtsCpZ3JL5-BQPaGPHg

  1. 申请4500U是三个学习营的资金,milestone是5月完成第一期,10月完成第二期,12月完成第三期。
  2. 是共学营,目标受众是0基础,共学大纲是:
  3. Mini黑客松是安插在共学里,6天共学中的2天用来做项目
  4. 是milestone里的第一期。收取的费用用于共居,是非赢利性的。我们没有资金来源,所以目前无法cover学员的住宿。收到founding之后也不会支付学员的住宿费,而是用于导师补贴(如从印度来的导师的机票报销等),物料制作,社区活动举办所需的费用

吸引小白,不就是我们在做的事情吗?但是吸引小白的问题是,很难拿赞助商支持和grant😊

一般 Pod 申请注重于支持一些快速启动的项目,前期一般是几百 U 的资金支持,然后后续的采取影响力激励
如果是大额资金申请的话,一般是成立单独的项目

对,事实确实如此,因为吸引转化小白进入行业,参与 LXDAO 建设还是一个长周期的事情,所以个人相对更看重影响面(人数)和资金利用的效率(类似于大自然的r策略)。
Women Web3 Wave,是一个吸引女性开发者非常好的机会,我注意到大概最多能吸引到20个开发者,6天时间也说明这是一个非常有质量的活动(类似于K策略),但希望能看到本 Pod 提案与 LXDAO 更多的关联性,比如能给 LXDAO 带来什么,同时也希望在 milestone 中有跟多相关的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