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aft】Pod 提案:残酷小队集成残酷共学

HappyPods 申请报告:残酷小队

1. 基础信息

2. 项目描述

  • What:残酷小队是一个旨在为 LXDAO 实习计划提供支持的链上游戏化激励系统。它将“残酷共学”的活动积分上链,构建一套双代币(IDO 个人积分,WEDO 团队储备)经济模型,其特色在于团队协作增益与退出惩罚机制。通过游戏化设计提升团队凝聚力、参与度和目标达成率。本项目在近期 Hackathon 中荣获第一名,证明了其机制的有效性和吸引力。
  • Why:当前实习计划可能面临动力不均、成员退出等问题。本项目通过创新的双代币经济模型和博弈机制,强化团队共学,激发学员 “为团队而学,不轻言放弃” 的内生动力,有效解决实习计划中动力不均与成员流失的痛点,提供透明、公正、高效的激励与管理方案。更重要的是,它将强化学员对 链上操作的熟练度形成团队意识,感受代币经济在小型社会实验中的重要性,并激发其对智能合约改造社会的思考。
  • How:残酷小队项目已开发 IDOTokenWEDOTokenTeamManagerTeamEconomy 四大核心智能合约组件,实现了WEDOIDO的完整兑换与分配流程。配合 Web 前端集成,提供直观的用户界面。为适应多期实习计划并优化实际使用流程,我们计划增强其可配置性和后端打卡管理功能,并引入虚假打卡惩罚机制。

3. 资金申请

  • 申请金额:TBD
  • 资金用途
    • AI 编码代理费用:用于在开发过程中利用 AI 编码代理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
    • CodeRabbit Review 等先进开发工具的使用:支持代码审查、性能优化、安全审计等环节中对先进 AI 工具的投入,以确保项目的高标准交付。
    • 剩余资金将用于多期实习计划隔离机制的开发、后端打卡配置功能的实现、惩罚机制的补充、以及前端对这些新功能的集成与优化。

4. 里程碑计划

  • 已完成里程碑 (Hackathon MVP):项目已完成 Hackathon MVP 的所有核心开发,包括需求冻结、智能合约骨架与经济逻辑实现、部署脚本与前端核心功能,并在测试网进行了联调,在 Vercel 线上可用。

  • 待完成里程碑 (实习计划集成)

    • M0 核心机制设计讨论 (关键难点)
      主要难点在于如何解决 Hackathon MVP 产品与实习计划新手营设计中的衔接问题:
      • 新手营初期团队概念设计: 当前 MVP 产品默认有团队概念,但新手营初期可能并没有。我们需要共同探讨如何设计这一环节,例如是否可以先以个人模式进行活动,达到一定条件后再组建团队,或者提供灵活的团队组建和管理方式。
      • 团队灵活性: 关于是否允许用户随时退出团队,以及加入其他团队的机制,需要深入讨论以平衡团队的稳定性和学员的自由度。这涉及到对项目经济模型和惩罚机制的影响。
      • 作弊处理复杂性增加: 之前因为积分仅是学员个人属性,现在存在学员一把作弊,积分拿完之后,WEDO 转化为 IDO,团队大家都领了的情况。
    • M1 测试与安全
      • 完成单元测试、属性/模糊测试,确保合约逻辑的健壮性与安全性。
      • 生成代码覆盖率报告,达到 ≥90% 覆盖率目标。
    • M2 多期实习计划支持与打卡优化
      • 实现 IDOWEDO 代币的多期隔离机制,支持多期实习计划同时运行。
      • 后端配置打卡项及对应积分功能,并优化本项目内的打卡流程。
      • 开发打卡追溯撤销功能和补充惩罚机制。
    • M3 核心功能完善与残酷共学网站集成
      • 实现个人的对团队的贡献记录功能。
      • 集成至残酷共学网站(例如通过 Webhook 连接 Tally),实现淘汰机制(优化 Github Action,告诉残酷小队谁被淘汰了)等核心功能。

最终目标: 尽快以一个能接受的 Scope 让下一次实习计划使用上本项目。

5. 项目需求

  • 技术支持:需要 LXDAO 技术团队在合约安全审计、多期隔离机制设计、以及 Web3 基础设施对接方面提供协助,确保项目功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测试资源:希望社区成员积极参与项目的测试和反馈,帮助我们发现并优化潜在问题,提升用户体验,特别是针对多期计划和新团队机制的测试。
  • 运营支持:需要运营团队协助推广项目,确保 LXDAO 新一期实习计划成员能够顺利了解并使用残酷小队,并协助规划打卡配置与惩罚机制的运营策略,引导学员理解并利用游戏机制,提升参与度。

6. 未来构想

  • 实现 WEDO 商店:开发 WEDO 商店,允许团队使用 WEDO 购买影响团队生态的功能道具,进一步强化协作与策略深度,增强游戏性。
  • 实现 IDO 质押池:探索在学员可能没有主网代币的情况下,设计经济上合理且对 Web3 新用户友好的 IDO 质押池方案。

7. 对 LXDAO 的意义

残酷小队项目能够进一步区分 LXDAO 实习计划与其他 Web3 新手营,通过提供一个真实、互动、具有代币经济实践的社会实验场,推动建立由产品、社区、文化驱动的社区品牌项目。它将成为 LXDAO 吸引和培养 Web3 新生力量的重要抓手。


附录补充

1. 游戏机制详解(MVP 阶段)

残酷小队灵感来自于残酷共学的单项任务打卡积分,并在该基础上进行了扩展,主要考虑如何强化“共学”氛围。具体流程如下: 0. 学员完成第一步学习任务后,应已准备好基础三件套:小狐狸、EOA 钱包、Sepolia 测试 ETH。整个游戏仅部署在 Sepolia 上,后期代币的获得与消耗亦在该链上进行。

  1. 学员完成各项任务,自主打卡获得个人积分 IDO (ERC20 代币),点数可参考当前积分体系设计。
  2. 学员可以创建个人团队,或加入他人团队。在团队内:
    • 个人获得 20 IDO,团队奖池获得 5 WEDO(团队积分)。
  3. WEDO 可以单向转化为 IDO,兑换率由公式 L_i = f(S, R) 决定。其中 S 为平台级阶段系数(课程管理员手动配置,现在的语义是课程进行到第几周),R 为团队在籍人数。团队i的因变量L与两个自变量都正相关(S 越到后期越大,激励坚持不懈的学员;R 越大,团队积分越多,兑换率越高)。
  4. WEDO 转化操作:例如,当团队积累了 20 WEDO,团队内有 5 位在籍学员,且 L 为 1.5 时:
    • 任何团队成员可以在 UI 上执行“提取”操作,将 WEDO 转化为 IDO。
    • 此时团队奖池内 WEDO 清零,团队待领取奖池每个成员有:20*1.5/5=6 IDO。
    • 成员可以随时领取自己这部分待领取的 IDO。
  5. 每周及活动结束时,进行 IDO 快照,用于决定周排行和总排行。
  6. 后续奖励可按现行残酷共学活动规则发放,例如远航计划赞助、赞助商硬件钱包等。

2. 核心游戏点:

  1. 组队,激励团队协作。
  2. 实时查看个人 IDO 收益以及为团队贡献 WEDO 奖励的成就感。
  3. 团队共同讨论 WEDO 转化为 IDO 的择时策略。
  4. 和别的团队在积分上你追我赶的竞技感。

3. 未来构想的灵感:

  1. WEDO 商店。旨在解决 WEDO 的价值管理问题。当前存在将其积累至后期转化的策略,可能削弱择时博弈的趣味性。可通过引入具有风险性(花了大价钱,没获得实际收益)的道具卡片,有效消耗 WEDO。此外,可考虑增设 IDOWEDO 的反向转化机制,鼓励成员为团队长远利益牺牲短期个人收益。核心在于通过多样的经济机制,引入风险与策略,以有效管理 WEDO 流通量,抑制潜在通胀。
  2. 质押池。游戏开始时,质押主网代币进入质押池,以示个人决心。若中途被淘汰,则无法在活动结束时分享这部分收益。此设计需审慎评估其对用户体验及项目初衷的影响。
1 Like

看起来很不错,这个游戏化设计这点可以再详细介绍一下吗

可以前期先收集一些具体问题,聚焦在解决问题上,比如这个 Gap 是哪些上

MVP阶段游戏机制详解已经补充在OP附录部分:Pod 提案:残酷小队集成残酷共学

和当前产品的核心差异就是引入了团队概念。是否允许solo,是否要求一定是一个小队的,在有小队之前,积分怎么算,是否允许中途跳到其他小组等等。千头万绪的,这部分需要大家的一些支持了。

引入团队的前提是,这得是个大的共学项目。像8月同期举行的Claude Code共学,就不是很适用这一套机制。

最后,这个产品的延展性也暂时没有头绪。跳脱出实习计划这样有特定背景和setup的活动之外,残酷小队这个产品还可以用什么角度来进行包装,以寻求更大的使用场景?

嗯。在残酷小队这个体系内,代币只是计量学分的一个指标,他的价值等价于大家挣学分的目标,除此之外,没有额外的经济价值。

质押这个板块影响面太广:学生是否会因为质押这个准入门槛,放弃正式加入学习,进而降低参与度。而参与度是残酷共学当前最核心的目标。所以虽然产品上有展示,但要不要做,具体怎么做并没有想好。也没有纳入本次POD提案的scope内。

代币部分可渐进式的分为积分以及代币两部分。像我这样的小白我不懂质押,换算为普通积分更好理解。500积分可以换lxdao周边或者相对于同等价值500代币,如果直接拿积分提现那就需要社区维护一个账户代为提现,提现结果打个折300。这样鼓励人员学习质押将积分换为代币以减少代币价值损耗。既保留了现有代码功能,又能鼓励学习专业交互知识。

其实代币或者说 Token 的内涵还是蛮广泛的。积分也可以用代币来实现,比如本系统内设计的 IDO 和 WEDO ,虽然是符合 ERC20 的代币,但他们首先是在 Sepolia 测试网上发行(没有所谓的货币价值);其次该代币对于不同的共学项目,也是相互分隔的,比如之前实习计划,发行的 IDO 和最近英语共学,发行的 IDO 也是不一样的。

换句话说,IDO 就是用区块链技术来记账的学分而已,不考虑货币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他完全等价于参与周会拿到的五分,共学会做分享拿到的二十分这些。最终其价值就等同于共学活动比如拿前十名,所能获得的福利,比如上次的周边,远航计划旅费报销等等。

质押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 第一期暂时先不考虑:)

1 Like

ok,i see